绵阳环泰桶业
绵阳环泰桶业
全国咨询热线:0816-2896767
您正在浏览:环泰桶业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分类垃圾桶相关新闻 >

街头分类垃圾箱成环保“花瓶”?

文章出处:未知 作者:xiaosun1989人气:发表时间:2014-05-30 00:19


核心提示:上期“新闻深呼吸”刊出《越城区每天500吨垃圾,都去哪里了?》一文后,有读者致电记者反映:市区街头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成了一个个环保“花瓶”。记者调查发现,绍兴早在10年前就实施了垃圾分类,但直到目前,这一有利于环保的举措依然举步维艰。绍兴的垃圾分类为何难实现?出路在哪里?“新闻深呼吸”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

 

记者 陈乙炳 

新闻

事件

柯桥一小区试行“垃圾分类”半年宣告失败

关于柯桥区润泽大院小区的“垃圾分类”,本报曾进行过报道,而最新的情况是: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已“名存实亡”。

记者在该小区看到,每个单元口附近,放置了两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面分别标明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打开其中一只红色垃圾桶的盖子(按规定该桶是应该放“餐厨垃圾”),发现一只白色塑料袋内混装着一只可乐易拉罐、几块硬纸板和瓜果皮、蔬菜叶等,显然业主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打开写有“生活干垃圾”的绿色垃圾桶盖子,发现里面湿漉漉的,有牛奶盒子、金属罐、西瓜皮和瓜子壳等。

“小区垃圾分类已是名存实亡,我们也已经停止发放分类垃圾袋了。”润泽大院小区物业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2年6月1日起,他们倡导小区业主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同时聘请了一名清洁工每天现场分拣垃圾。受业主生活习惯、实施成本等因素影响,垃圾分类投放仅仅运转了半年就宣告结束。

事实上,绍兴已多次尝试“垃圾分类”。记者了解到,早在10年前,我市就开始在主要街道设立双体垃圾箱。它们被设置在越城区解放路、人民路、胜利路等繁华路段。但遗憾的是,双体垃圾箱并未起到分类作用。

2011年上半年,越城区在每个街道选择一个小区进行试点,然后在年底前,该区的51个社区各选一个小区试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如今3年过去了,此时似乎已被逐渐遗忘。

而2012年的一次“中心城市生活垃圾专项规划评审会”,提到“建立一个垃圾分拣中心”。根据规划目标,到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85%,初步建立垃圾干湿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到2020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

具体的措施上,建立从家——垃圾收集点——压缩式转运站——垃圾处理场,或家——垃圾收集点——垃圾处理场的两种主要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建1座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厂,日处理餐厨垃圾150吨,规划设置机械化的垃圾分拣中心,日分拣垃圾600吨左右。

新闻

调查

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处理环节各自“脱节”

a 扔:很多人“不清楚哪些可回收”

“垃圾分类?我从来不看的,哪边方便就扔哪边。”27日上午约7点半,记者在胜利西路一公交车停靠站采访时,一位候车的女士随手将纸巾扔进一旁的垃圾箱。

记者看到,这是一种双体式垃圾箱:一个上面标有“可回收物”字样,一个上面标有“其它垃圾”字样。但两个垃圾箱的身份并未被市民正确识别,垃圾箱内,塑料袋、废纸巾、宣传单、食物残渣、饮料瓶等混在一起。记者在此观察了约20分钟,在投放垃圾的5人中,只有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姑娘,看了看箱上的说明,犹豫了一下,往“不可回收”箱里扔进了吃剩下的糯米饭团。

为什么市民对分类垃圾箱视而不见?

采访中不少市民坦言,垃圾扔错箱,并不是故意的,只是对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有点搞不灵清;部分市民认为,把垃圾分开投放根本没用,清运时还是混到了一起。部分市民甚至对垃圾分类存有一种误解:“有那么多收破烂的,可以卖钱的早被他们‘分类’卖给废品回收站了。”

b 运:时间和精力都不够

在越城区府横街,记者碰到正在往垃圾车上装垃圾的环卫工人代师傅。他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箱垃圾倒进车里。记者问:“本来分得好好的,怎么混起来了?”他回答:“不是我不分开装,问题是到了中转站,这些垃圾还是得混在一起啊。”

“早上拉两车,中午拉一车,晚上还要拉一车。”代师傅说,他在绍兴做环卫工人有20年了,倒垃圾从来就不分什么“可回收”“不可回收”的。

在胜利西路上,一位正在打扫路面的清洁工也告诉记者,虽然马路上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是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效果跟之前的单体混装垃圾箱没啥区别。府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陈金梅告诉记者,垃圾分类说来容易做来难,社区招聘的清洁工人手有限,如要分类装,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c 埋:混在一起压缩和填埋

记者在越城区金鸡塘垃圾中转站看到,运来的一车车垃圾没有进行任何分类,都向压缩机的装斗里倾倒。一名操作工人启动按钮,斗里的各种垃圾便进入了压缩机。在一堆压缩过的垃圾里,记者可以清晰看到纸和塑料瓶等可回收的垃圾。

“中转站只负责把垃圾压缩成包,运进来送出去的都是‘大杂烩’,没有分类一说。”该站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越城区共有7个垃圾中转站,每天清运车都会将这些压缩好的垃圾集中运往焚烧厂或垃圾填埋场。大部分经过压缩的混合垃圾直接被埋在地下。

新闻

纵深

推行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里

钟恒元老人是一名活跃在绍兴民间的环保志愿者。说起绍兴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问题,他不吐不快:“绍兴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两只桶’成了摆设。”他告诉记者,他发现很多地方摆的垃圾箱确实是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只桶了,但扔的人没有认真去区分,收集的人也仍旧是一堆儿收,“我倒是要感谢拾荒者,他们可以说是真正的‘环保工作者’。”

越城区环卫处有关人士分析,绍兴的垃圾分类之所以难实行,一个重要原因是户内分拣没到位。“户内分拣做不好,等到运输环节再做二次分拣、三次分拣基本不可行。”他介绍说,在日本,很多商品包装盒上都注明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会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这些,我国还做不到。”他说。

终端处理能力跟不上也是重要原因。“实施垃圾分类,从垃圾分类投放到最后的处置,中间的所有环节都要配套,譬如中转、运输,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该环卫处有关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垃圾分类是国际性难题,垃圾属废弃物,一般要经分拣、破碎、搅拌和发酵,才能获得部分有用物质。因回收价值较低,处理成本高,这些利用很难推广。“在没有垃圾分类处置厂和垃圾分类收集手段前,谈垃圾分类还行不通。”该人士说。

“不能让垃圾分类成为一项技术活,而是要慢慢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当市民可以无意识地分类扔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就成功了。”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田润刚认为,目前生活垃圾分类还是以引导为主,将来会慢慢进入常规化操作,“还要出台相关的约束性条文,来制约市民随意乱扔生活垃圾的行为。”与此同时,出台配套的奖励机制也很有必要。

他山

之石

垃圾分类兑换礼品积分

2012年8月,杭州兴安社区试行“垃圾积分兑换”:社区统一回收的垃圾按照金属类、纸类、塑料类分,根据重量可换取一定的积分,最低的10个积分可以兑换一块百洁布,而最高的5000个积分可以兑换一个超市购物的手推车或者是行李箱。

3个月后,“垃圾积分兑换”与时俱进:整个社区近800户居民每月领到属于自家的二维码标签后,贴到自家垃圾袋上,往社区一放即可。随后,工作人员根据二维码登记回收垃圾、称重、登记积分。

日本垃圾分类成为全球样板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简单归纳,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有害类,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

 

此文关键字:
收缩
  • 电话咨询

  • 08162896767
  • 微信扫一扫,咨询!